2025-04
新闻来源: 中国中铁四局集团 浏览次数:时间:2025-04-25
©2024年度铁路技术创新劳动竞赛决赛开幕式现场。
4月22日,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主办,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2024年度铁路技术创新劳动竞赛决赛在合肥开幕。中铁四局总经理杨辉,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梁超出席开幕式。
杨辉表示,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的精心组织下,在各参赛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此次劳动竞赛必将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通过铁路科技创新推动铁路产业升级;必将进一步增进国铁集团、各单位之间的深层互动,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必将进一步激发各方履责担当意识,增强铁路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巩固和扩大我国铁路技术的世界领跑优势。
©2024年度铁路技术创新劳动竞赛决赛现场。
此次竞赛历时三天半,来自铁路科技创新联盟成员单位、各铁路局集团公司、专业公司入围的33个先进集体、99名个人同台竞技,激烈角逐。
本次竞赛以“创新驱动、技术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撑铁路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机车车辆、工程建设、工电供、运输、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综合技术等六个方面展开创新水平的竞技比拼,全面覆盖铁路各个领域和系统。竞赛旨在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2024年度铁路技术创新劳动竞赛决赛先进集体角逐现场。
自开赛以来,经过层层比拼与选拔,前期已有145个集体和369名个人荣获铁路局集团公司级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称号。此次进入决赛的集体和个人,均由各铁路局集团公司通过初赛选拔,以及相关专业公司和铁路科技创新联盟单位择优推荐产生。为确保评审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本次竞赛采用以现场评审为主、线上大众评审为辅的方式进行。
©2024年度铁路技术创新劳动竞赛决赛先进个人角逐现场。
中铁四局共有1个先进集体和1位先进个人入围决赛,让我们一睹他们的风采吧!
先进集体
桥梁智能建造联合创新团队由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与中铁四局于2008年京沪高铁建设时期联合组建。团队汇聚了行业顶尖人才,包括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部级技术带头人及正高级工程师,并聘请中国工程院聂建国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
©桥梁智能建造联合创新团队合影。
依托长三角铁路建设和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团队以“创新卓越 实干兴桥”为宗旨,在桥梁智能建造领域攻克多项核心技术,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团队围绕沿江高铁、巢马城际铁路、雅万高铁等重大工程,突破了大型沉井远距离浮运、钢梁大节段悬臂架设、钢梁同步顶推、高铁连续梁工业化预制装配等桥梁智能建造技术,同时研发钢梁智能生产线、1800吨架梁吊机、悬臂造桥机等智能装备,实现了桥梁建造的高精度、高效率和高可靠性,在全路20余座铁路桥梁中推广应用。
团队在科研与实践中取得丰硕成果,先后荣获詹天佑奖2项、省科技奖4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中国铁道学会奖6项;授权发明专利81件、国际专利6件、实用新型专利31件、软著14项,发表论文21篇(SCI/EI 6篇),培养骨干人才70余人,为我国桥梁智能建造技术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先进个人
陈文尹,现任中铁四局技术管理部部长,正高级工程师,安徽省科协常委、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信部专家库专家。
©陈文尹(中)正在做技术指导。
陈文尹一直从事铁路工程施工和科研管理工作,积极践行铁路智能建造2.0,组织开展了铁路箱梁智能建造、无砟轨道智能建造、高精度智能铺轨、高品质机制骨料绿色智能制造和铁路跨海大桥超大沉井智能监测等科技攻关,取得了良好成效。
2024年,他本人先后获铁道学会科技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1),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发明专利8项(排名前3);先后荣获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和建造师奖、中铁四局“十三五”十大科技创新标兵;2024年,他组织中铁四局各科研团队获省部级科技奖44项(铁道学会科技奖11项)、发明专利266项、软件著作权28项。
版权归属: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管理维护:中铁四局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
皖ICP备09016308号-5 201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双500强企业中铁股份有限公司骨干成员单位、标杆企业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