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
新闻来源: 中国建设报 浏览次数:时间:2018-03-23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传霖
本报记者 黄 梅
“中国建筑业企业‘走出去’前景光明,但道路曲折!”在接受《中国建设报》记者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传霖谈了他对中国建筑业企业“走出去”的看法。他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是“连通”,“连通”的前提是基础设施。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经验积累,中国建筑业企业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占有较大优势。在“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过程中,既要“济天下”,又要“练内功”。
“走出去”需兼济天下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极其旺盛,其所缺的标准、技术、资金、装备正是中国建筑业企业的优势。需求与供给高度匹配、高度互补,为中国建筑业企业大规模、高质量“走出去”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利好。“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必须拥有兼济天下的胸怀,牢记使命与担当,才能走得快、走得久、走得远。”王传霖说。“要带着先进的技术、装备、管理等走出去,与沿线国家分享改革发展红利。”
“走出去”需练好内功
尽管在“一带一路”倡议大框架下,中国建筑业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为了中国建筑业企业更好更快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王传霖建议,从国家到行业再到企业,必须加强修炼“内功”。
从国家层面来看,要加快组建促进建筑业企业“走出去”的指挥协调机制,从政治、经济、产业、投融资等多个维度,协调各方、统一步调、强势推进。王传霖提出,有关部委可以牵头搭建建筑业企业“走出去”的“综合性信息平台”,打造相互交流以及获知当地信息的官方渠道。
从行业层面来看,要继续深化国内建筑业改革。王传霖认为,需要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的建筑市场,把竞争的话语权交给市场,使能力强、信誉好、资源优的企业能够在各类专业市场上自由竞争。同时,要坚定不移推行工程承包新模式。通过对工程规划设计、投资融资、物资采购、施工建造、运营管理的整体发包,让有实力、有准备的企业构筑起较高的行业门槛,形成层次分明、相互配套的建筑行业体系。
从企业层面来看,要认清形势,判断“走出去”的更好“时机”。王传霖说,“中国建筑业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好比由江河入海流,风更大浪更急,各种风险接踵而至,需要做好更充足的准备工作。”首先要认清形势,正确判断风险。其次,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更需要培养工匠精神,关注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打造企业的良好声誉。最后,要长远、深入地进入国际市场,除了产品质量外,符合国际标准的后续服务也必须跟上,让中国标准得到国际认同。
版权归属: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管理维护:中铁四局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
皖ICP备09016308号-5 201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双500强企业中铁股份有限公司骨干成员单位、标杆企业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