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2020-07

工人日报:不负韶华逐梦人 乘风破浪最美者

新闻来源: 工人日报 浏览次数:时间:2020-07-13

心中有梦,劳动最美!

回望重庆一年的改革发展征程。涌现出一大批匠心逐梦的劳动者。前不久重庆市总工会授予186名先进个人“重庆五一劳动奖章”,向这些凝聚着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杰出劳动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号召广大职工学习榜样,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在众多为重庆发展作出贡献的劳动者中,我们特别聚焦了这样四位劳动者——面对疫情,冲锋在前的援鄂“战士”姚勇刚,为一个个饱受病毒折磨的患者点燃生命的曙光;轨道安装行家汤显斌,辗转多地多领域,不断跳出“舒适圈”磨炼出“爱啃硬骨头”的韧劲;机械巧匠裴维勇扎根山川河流,秉承着“多琢磨”的匠人精神,攻克无数修路架桥难题,为国家基建事业立下赫赫战功;技术能手刘贺伟,把每一项工作都要做到极致,从学员成长为项目技术团队中的“主心骨”,靠的是定下目标“死磕”的毅力……

他们,身处在不同的平凡岗位,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他们,勤于苦干,踏实钻研,把艰辛劳动变成精彩创造。

他们,用肩膀扛起责任,用汗水浇灌未来,用行动诠释“劳动最光荣”的精神内涵,用奋斗奏响时代前行最强音,用双手推动各行各业乘风破浪。

奋战在战“疫”一线的“小眼睛医生”

一张“娃娃脸”,笑起来眯成一条缝的眼睛……“姚医生看起来好年轻,就像才毕业的大学生。”日前,在重庆市中医院急诊ICU病房外,一名患者家属对着该院的医生姚勇刚说道。

姚勇刚,今年37岁,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一直从事重症专业。现是重庆市中医院急诊ICU的副主任,也是重庆第三批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青年委员、重庆市中医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援鄂战“疫”期间,他利用自身擅长危重症医治的专业优势,让一个个饱受病毒折磨的患者痊愈出院。今年“五一”前夕,姚勇刚被授予“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

战“疫”我责无旁贷

今年的2月2日,因疫情缘故,很多人都待在家里隔离。对于身处战“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来说,这天又重复着前一天的防治工作,而对于姚勇刚来说,这天让他毕生难忘。

2月2日,姚勇刚带领相关医护人员作为重庆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重症组成员进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重症病区参与抗疫战斗,这是重庆市第一支整建制进入武汉并整体接管重症病区的医疗队。自此,姚勇刚在该院待了整整57天。

“疫情发生后,重庆便组织医护人员援鄂抗疫,前两批同仁赴鄂没多久,重庆又组织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姚勇刚说,他是重症专业的医生,到一线抗疫是责无旁贷的。

于是,姚勇刚瞒着父母悄悄地报了名。“怕父母担心,我只给我哥说了。”姚勇刚回忆道,赴鄂当天,母亲打来电话问他在哪儿,“我骗她说,在医院值班,想糊弄过去。”

没想到,母亲早已知晓他赴鄂的消息。电话中,母亲并未责怪他,只是叮嘱了句“要注意安全”。

到武汉后,姚勇刚一行顾不上休整,便直奔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并整体接管了该院东院的重症区。

“刚到武汉,说不害怕那是假的。” 姚勇刚坦言,重症区一共有近70名患者,其中重型及以上患者47人,因为对病毒的未知,本能的感到害怕。“但很快就调整了过来,我来这里的目的是治病救人,怎能未战先怯。”

让重症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2月4日,姚勇刚及队员进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十二病区。就在医疗队讨论第一批值班医生人选的时候,姚勇刚主动请缨,要求作为第一批值班的医生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当天夜里,该病区就收治了7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而姚勇刚作为值班医生,带领医护人员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工作模式,逐渐克服密不透风的防护装备带来的影响,让新冠肺炎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经过救治,这些危重症患者情况慢慢稳定了下来。彼时,姚勇刚已连续奋战15小时。

2月6日,姚勇刚再接管十三病区,成为病区副主任,同时参与值班。“让病区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成为了姚勇刚的工作信念。

“刚开始,由于医用物资的缺乏,患者饱受煎熬,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姚勇刚回忆初见患者痛苦的神态时,身体微微颤抖着,“当时,我们医疗队很多人都不好受。”

也正是因为看到患者痛苦的表情,姚勇刚等人立志,要让重症患者尽可能获得生机。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姚勇刚先是协助十三病区首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并在旁监护病情近5小时;先后为5名患者行深静脉穿刺术建立抢救通道;进行鼻咽拭子标本采集……

援鄂以来,姚勇刚持续工作了57天,当得知自己可以轮休时,他毅然拒绝了,说道:“从患者角度而言,重症患者的治疗必须是连续性的,前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有部分危重患者需要我们跟进,此时我还不能轮休,必须战斗到最后,才能让更多重症患者尽可能获得生机。”

他是“小眼睛主任”

经过近两个月的相处,姚勇刚与病区的患者熟络了起来。“后来,他们都叫我‘小眼睛主任’了。”姚勇刚笑着说,“我眼睛不大,到病区诊治病人时,身穿严实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只露出眼睛,能让患者瞧见。”起初,他们都会在自己防护服的外面写上姓名等信息,等时间一长,就没有天天写。

就是眼睛小这个特点,让病人对他印象深刻。时间一长,患者对姚勇刚说:“我不知道你长什么样子,但我看到眼睛就知道是你。”

姚勇刚说,在武汉抗“疫”期间,他们接触患者时,总有患者往后缩,让医护人员不要碰到他们,怕传染。

“其实我们戴手套,就已经做好防护,可他们仍然记挂着我们的安全。”姚勇刚觉得,自己平时身穿厚厚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口罩,不能脱下来和患者更加坦诚的交流,可患者并不介意,反倒是关心起他们的安全,这让他充满着感激。

3月26日,经过近两个月的奋战,姚勇刚得知将撤离武汉时,他与同事走到病房和患者告别。病人们说道,“感谢‘小眼睛主任’,谢谢你们!等疫情结束了,你们一定要再来武汉吃热干面。”

“疫情给人们带来了阴霾,但我们想办法把它驱散了,留下的是人性的光辉。” 姚勇刚说。

不断跳出“舒适圈”的地铁安装人

“九号线是重庆重点民生工程,我们必须克服一切困难,按时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5月20日,中建五局安装公司重庆轨道九号线指挥部的技术负责人汤显斌,再一次对着各标段的生产负责人说出了这句他时常挂在嘴边的话。

一米八左右的个头,身材修长又结实,澄澈而坚定的眼神似乎总在闪烁着亮光,整个人既有“书卷气”,又透着一股“霸蛮劲”。这是很多人对汤显斌的第一印象。

从业20余年,汤显斌辗转全国多个省市,并在每个待过的城市都留下了为人熟知的印记,历经生产、技术、商务、营销等岗位,获得过“全国安装行业优秀项目经理”“中国建筑业年度人物”“中建五局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今年,汤显斌又被授予“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他用亲身经历证明:跳出“舒适圈”,不仅能挖掘潜力,还能让自己变得“年轻”。

成长就是要跳出“舒适圈”

1999年,22岁的汤显斌走出了校门,进入了中建五局安装公司工作,彼时,刚毕业的汤显斌尽管做好了“要尽快适应从学生到职工身份转变’的心理准备,但毕竟,校园与社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刚开始,汤显斌也有些迷茫。

“我进入公司后,首先跟着班组在湖南做焊接,半年后又到了沈阳,后又去了北京……”汤显斌坦言,刚开始四处奔波,让他有点不能适应,“好在整个班组和师傅都对我很照顾,慢慢地就适应了‘建筑人’的身份”。

在适应“建筑人”的身份过程中,汤显斌的师傅对他的一次表扬,让他记忆犹新。

2001年,从沈阳工地“转战”到北京的汤显斌负责了一个房建项目的供暖安装工程。这对年轻的汤显斌来说挑战不小,为把项目干好,汤显斌整天“泡在”地库中,寻找最优方案。

最终,该项目完成时,汤显斌得到了师傅的夸奖:“干得不错,比在这行沉浸了多年的老手做得都好。”

自此,汤显斌实现了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愣头青”到“合格技术员”的转变。此后,由于公司业务需要,汤显斌被调到上海,他只能从技术岗这个“舒适圈”跳出,迈进了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商务、营销领域。

“以前,我跟人说话都会脸红,让我负责商务和营销,心里着实没底。”汤显斌说,但到了这个岗位,就必须干好,“我一贯的观念是,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做到最好。”

正是秉持这一观念,汤显斌带领团队,把中建五局安装公司的印记烙在了黄浦江畔。

时间转眼来到2017年,曾经的青葱少年刚好40岁。此时,汤显斌再一次跳出了“舒适圈”,来到重庆,负责重庆轨道交通九号线一期站后工程管理与实施,这也是他此前未涉足的领域。

汤显斌初到重庆,看着九号线的路线图,喃喃自语:“人就是要不断地跳出自己的‘舒适圈’,然后攻破一个个难题……”

用“霸蛮劲”建设九号线

湖南人具有“耐得烦”“霸得蛮”“吃得苦”的性格特质,与重庆的特点相差无几,这为汤显斌快速适应重庆的环境提供了绝妙条件。

“我们公司总部在湖南,我也是湖南人,要用‘霸蛮劲’来建设九号线。”汤显斌说,九号线站后工程任务重、工期紧、压力大、各方关注高,任何一道建设程序都不能马虎。

汤显斌口中的九号线是重庆市重点民生工程,全长32.3公里,横穿江北、渝北、渝中、沙坪坝、两江新区5个行政区,起于沙坪坝区新桥站,止于渝北区兴科大道站,共设25座车站,连接轨道交通环线、1号线、3号线等8条已建、在建和规划轨道交通线。

九号线一期的站后工程涵盖机电安装、装饰装修等19个大专业,面临交叉作业面多、技术难度大、施工任务重等诸多难题。

就在相关建设工程如期推进时,2019年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的节奏。汤显斌坦言,作为复工防疫责任人之一,在湖南长沙居家等待复工消息期间,每天都如坐针毡。

经过一个多月的等待,随着全国疫情防控的持续向好,九号线也开始全面复工。汤显斌也回到了重庆,一边抓防疫工作,一边组织复工。最终,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九号线各安装工程得以稳步推进。

担当尽责是“央企人”本分

“汤叔叔,马上要开学了,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的关心和帮助,我会尽我所能,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5月14日下午3点,汤显斌的短信提示音响起。

汤显斌抬头舒了一口气,立刻回复道:“我们只是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希望你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发来信息的孩子叫小攀(化名),18岁,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浪坪乡人。低矮的土木房屋,黑漆漆的,当初和他结缘的一幕,至今仍清晰烙印在汤显斌脑海。

去年,该指挥部党总支成立了“渝九奋斗小组”学习中心组,作为小组成员的汤显斌从重庆市总工会处得知浪坪乡有部分学生求学面临困难后,便同小组成员商议决定,承担4名学生的求学问题:给予每名学生每月500元的生活费,每月按时转账到资助对象的银行卡,一直到大学毕业为止。

如今,汤显斌等人资助的4名学生中,已有2名学子顺利考上大学。汤显斌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与他们通电话,关心其生活及学业。

“物质上的资助只是一方面,还需要引导他们走正路。”汤显斌说:“我比他们的社会经验多一些,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有个人提醒一下,能让学生们少走一些弯路。”

一名合格的“央企人”当为社会尽责,为行业尽力。汤显斌如是说,也如是做。

来渝后,汤显斌以九号线技术集成为基础,吸纳全国轨道交通建设最新技术成果,参编了国内首部行业著作《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安装工艺技术》。同时,他还牵头成立项目创新工作室,组建QC小组10支,提出研究课题32项,为行业走向智能化、科技化添砖加瓦。

“不给父亲丢人”的机械巧匠

1985年,年仅17岁的裴维勇被父亲带到中铁四局二处架子起重班,当着众人的面,留下一句“好好干,不要丢我的人”后,便快速离去。自此,裴维勇与山川河流的修路架桥结下不解之缘。

从业35年来,裴维勇先后参建过京九、武广、太中银、涪秀等25项国家重点工程,历经机械操作手、测量工、吊车司机、搅拌站站长等岗位。如今,裴维勇已是中铁四局的高级技师、“裴维勇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和中铁四局二公司机械分公司的一名出色的现场管理人员。

去年9月,裴维勇获得“央企劳模”的称号。今年4月28日,裴维勇参建的涪(陵)秀(山)二线铁路新白沙沱隧道顺利贯通,这让裴维勇底气十足地说了句:“我没给父亲丢人。”

“不能给父亲丢人”

5月的山城雨水常伴,碧若琉璃的乌江水,不时泛起阵阵涟漪,一条从深山之中穿出的铁路,从乌江跨过……

看着眼前如画般的景色,今年52岁的裴维勇,站在乌江边,双目微闭,悠悠开口道:“这个工程快完工了,下一站又能看到怎样的风景呢?”

裴维勇口中的工程就是这条穿行在武陵山区的铁路——涪秀二线铁路。2015年10月,裴维勇从贵州来到重庆涪陵,负责整个标段的数万方混凝土生产和搅拌站的日常管理工作。

“这个项目的搅拌站建设,在我参建的项目中困难最多。”刚到涪秀二线项目的裴维勇,看着崎岖、狭窄而又湿滑的山路,一时间也犯了难。

为了实现“在春节前完成管段内8座搅拌站建设任务”的目标,裴维勇在施工现场待了整整一个月。

没有自来水、吃不上热呼饭,他和工友们喝凉水、啃干粮;山路陡、不通车,他和工人们“白”加“黑”24小时连轴转,终于开辟了一条施工便道。

经过一番鏖战,裴维勇等人提前10天完成了全部搅拌站的建设任务,并一次性通过验收。

当搅拌站建设任务完成时,裴维勇首先想到的就是“没给父亲丢人。”

时间回到1985年,年仅17岁的裴维勇接替父亲,来到中铁四局工作。“当时,父亲当着领导的面,用比较严厉的口吻对我说,‘好好干,不能丢我的人’。” 裴维勇回忆道,参加工作之初,父亲时常叮嘱他,“一定要超过我,要比我干得好!”

父亲的叮嘱,成了裴维勇工作中的“指路灯”。在任何时候,裴维勇始终牢记:“不能给父亲丢人”。

“保持好奇心,多问几个为什么”

今年4月末,山城气温骤然攀升,在骄阳的照射下,整个武陵山区热浪滚滚,这段时间,裴维勇几乎每天都会到新白沙沱隧道施工现场,因为,隧道即将贯通。

“这个隧道在我参建的隧道项目里是最长的。”裴维勇说,他是看着隧道一点一点地贯通,并且隧道里面硬化工程使用的混凝土,也都是从他负责的搅拌站里运送而来。

早在2006年就开始与裴维勇共事的中铁四局二公司机械分公司的副经理王浩杰说,新白沙沱隧道建设工程中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其中,隧道湿喷机能得到应用和推广,裴维勇功不可没。

王浩杰介绍道,以前隧道作业,在硬化洞壁时,通常使用干喷机,但传统机器除了所需人手多、污染大、浪费多外,还对人体健康有较大危害。所以,公司便用湿喷机替代,与此前相较,湿喷机仅需要2人操作,比原来节约了40%的成本,且无污染、无害健康。

但由于是首次使用,湿喷机经常出现“堵管”的情况,每次处理起来最少要1个小时,对工程进度影响较大。

作为项目上的“机械专家”,裴维勇当仁不让地接过了寻找破解之法的任务。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裴维勇没日没夜地与机器作“斗争”。经过十数天的努力,裴维勇终于找到了答案——调整河沙、水泥的混合比例。

解决问题后,当工人询问其“解题思路”时,裴维勇说:“多问几个为什么,把所有的问题都列出来,再一一验证,基本就能找到答案了。”

在裴维勇的从业生涯里,遇到技术难题“多问几个为什么”的习惯,让他为国家基建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面对诸多成绩,裴维勇表示,干技术的,要一直保持好奇心,多琢磨。

“技术要传承,精神不能灭”

随着个人年龄增长和企业规模做大,如何让技术得到传承,如何让奉献坚守的匠人精神得到延续,裴维勇一直在思考。工作性质决定裴维勇没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因此,裴维勇把很多精力用在徒弟身上。

“从今天开始,我给你制定作息时间,按照我的要求学习、上岗、休息。”这是裴维勇对大学毕业不久的郭俊说的。其他徒弟一个月时间就能独立上岗,但有些贪玩的郭俊迟迟不能掌握操作要领。

为了让其尽快熟悉岗位,裴维勇每天下班后,要单独抽出1个小时,陪他学习专业知识,两个月后,郭俊顺利出师。

在带徒弟的过程中,裴维勇总是把“不要给单位丢人,更不能丢自己的人”挂在嘴边。

2017年,在中铁四局二公司工会的支持下,裴维勇组建起了“裴维勇劳模创新工作室”。

3年来,裴维勇通过劳模创新工作室这个平台,为企业培养了20余名青年技师及高技能人才,不少工作室成员在重点工程担任项目总工程师、工程部长等重要岗位。2019年7月,“裴维勇劳模创新工作室”被中国中铁工会授予“五星级劳模创新工作室”。

如今,已年过半百的裴维勇,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已经开始展望退休生活。

裴维勇说,退休之后他就有时间了,他首先要找时间把曾经修过的铁路、待过的项目重新走一走,看一看,然后,他还要上大学,学习现代化知识。

把工作干到极致的“技术网红”

黝黑的脸庞,消瘦的身材,言语不多,工作沉稳,这是中铁十一局五公司职工刘贺伟在同事眼中的形象。可就是这样一个普通低调的“邻家男生”,在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协会主办的重庆市“巴渝工匠杯”预应力工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竞赛的第一名。

今年,刘贺伟又被重庆市总工会授予“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成为了该公司有名的“技术网红”。

成长就是找准目标“死磕”下去

2019年夏,32岁的刘贺伟收下了他的第二个徒弟董恒飞。结成师徒关系后,刘贺伟首先就告诉徒弟,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然后一步步地去实现它。“只有定好目标,‘死磕’下去,你才成长的快。”

刘贺伟有此一说,跟他自身的成长密切相关。2010年,刘贺伟从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踏出校门后,他首先进入了成都一公路建设项目。

“从学生到员工,刚开始还有点不太能适应。”刘贺伟说,由于没有多少实践经验,到岗后,工作起来遇到了很多问题。为了尽快适应身份转变,刘贺伟给自己定下了“要成为一名合格技术员”的目标。

自此之后,该工地上,经常能看到一个年轻人,或跟在一些老师傅后面,不时发问,或长时间捧着书,摇头晃脑。

到了2013年,该项目圆满完工,刘贺伟也如愿成了一名合格的技术员。此时,他又萌生了一个新的目标“要成为行业顶尖”,由此,刘贺伟便从原单位离职,通过社招进入了中铁十一局五公司。

到了新单位后,刘贺伟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立足岗位,扎根一线,以规范的服务、精湛的技术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时任江罗高速项目工程部部长闫文斌谈道:“刘贺伟工作很拼的,业余时间从不荒废,有计划地来充实提升自己。一旦他认准方向目标后,始终坚定如一,经他手的施工方案都让人很放心。”

用钉钉子的方式干好每件事

“既然决定要做一份工作,就要把它做到极致,就像钉钉子一样,要扎实。”刘贺伟如是说,也如是做。

2018年4月,刚过而立之年的刘贺伟被公司派到广东云茂项目TJ11标项目部担任二工区的总工程师,负责对面村大桥、区间路基工程和项目重难点控制性工程——独石特大桥技术管理工作。

“我们是第一批到这个项目的人,前期主要是开展一些建设筹备工作。”刘贺伟说,“由于项目未正式施工,供材料、设备运输的便道也没有,各项工作开展的难度较大,我们的压力也很大。”

俗话说,人无压力轻飘飘。初到项目,倍感压力的刘贺伟,经过短暂的调整,便带领技术人员和测量人员,深入一线选线路、定方案,力求将施工成本和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在没有施工便道的条件下,刘贺伟及其团队在征服了一座又一座大山后,终于做好各项技术的交底工作,及时编制各项施工方案、施工计划,保证了施工的正常、连续。

此外,在刘贺伟看来,作为一个工程的技术管理者,为项目创效也是应尽之责。

到了广东云茂项目后,刘贺伟根据项目部的实际情况,积极优化施工方案。他先是解决了桥梁桩基施工中存在的多项问题。同时,还革新了桩基施工工艺,通过对未成桩的长度分析,采取人工挖孔桩方法对未成孔部分桩基进行人工清孔加护壁的形式,清理完成未成桩部分的泥渣,然后在进行干桩混凝土浇筑的形式完成桩基浇筑。处理完毕,经过检测的桩基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此项处理的成本只有重新冲孔费用的20%左右。

是“好师傅”也是“主心骨”

提到刘贺伟,董恒飞立即就说了一句:“他是一位好师傅,也是我们的‘主心骨’。”

董恒飞是刘贺伟的徒弟,也是该项目技术团队的成员之一。董恒飞说,他与刘贺伟亦师亦友,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刘贺伟给他提供了很多帮助。“我刚到单位时,还担心跟师傅之间有代沟,但经过几天的接触,我就发现担心是多余的。”董恒飞说。

对此,刘贺伟表示,他是一名“85后”,也是经历过学徒阶段,如今,给年轻人当师傅,采用的方式方法肯定会站在对方角度考虑。

也正因如此,刘贺伟带的徒弟都快速成长。2019年,董恒飞在该公司新入职的毕业生中,获得了公司优秀毕业生的称号,师徒二人共同获得了公司“优秀师徒”称号。

刘贺伟除了是“好师傅”,也是项目技术团队中的“主心骨”。目前,刘贺伟负责的项目中,有全线最长的大桥,其中,包含两联(55+100+5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作为现场技术负责人,刘贺伟白天都奔走在施工一线现场,带领技术员和施工队管理人员看图纸、测间距、检查材料质量,指导工人规范施工,服务于现场。为了保证独石特大桥连续刚构施工安全质量总体可控,他每天必到连续刚构施工现场。

“如果你要找刘贺伟,就去独石特大桥33号墩刚构或20号墩刚构,准能找到,看到他在桥上,我们都很安心,有任何技术问题总能第一时间得到解决。”该桥桥梁一队管理人员肖建说。

上一篇:中国交通报:高墩大跨越红河
下一篇:中国交通报:党建引领 凝心聚力
点赞()
2023招聘

农民工专题

集团网群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