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
新闻来源: 中华建筑报 浏览次数:时间:2015-03-14
本报记者 苏艳蕾 整理 “要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首先要培育一支技术娴熟、敬业爱岗的产业工人队伍。而抓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首先要从完善顶层设计入手。”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巡视员许宝成说。
他建议,首先要打造好产业工人培训的平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完善。截至2014年底,全国在校的初、高中学生达8000万名,而大学扩招后,每年进入大专及本科院校就读的学生大概为700万名,这意味着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完成规定教育之后,即进入社会就业体系。从学校进入社会,是一个非常突然的转变,而在这个转变中间,缺乏必要的缓冲,即技能培训。同样,截至2014年,我国高职、中专、技校的数量接近3000所,当年可招收学生370多万名,学校的数量、学生的数量还远远不足。因此,增加中专技校数量、增强中专技校办学力量、扩大中专技校招生比例,最终将此纳入与义务教育并轨的教育体系,是解决批量培育产业工人的一条捷径。
其次,要构建好产业工人培训的体系。产业工人培训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必须常更常新,这主要取决于科技的发展进步。另外,产业工人是流动的社会群体,如何保持产业工人培训的常态化、正规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政府、社会、用人企业联合起来,构建一个完整的社会培训体系,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持。
再次,要完善好产业工人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一个大的社会问题,但究其核心来说,问题有两个,一是完善社会劳动保障体系,二是完善产业工人的职业生涯规划。
版权归属: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管理维护:中铁四局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
皖ICP备09016308号-5 201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双500强企业中铁股份有限公司骨干成员单位、标杆企业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