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2010-08

苏州日报:轻轨施工“地下”躲太阳(图)

新闻来源: 苏州日报 浏览次数:时间:2010-08-08

1.jpg


  □本报记者 陆晓华
  同样是奋战高温,轻轨工地有点特别,“地下”作业加上错时上班,很多工作是“躲”着太阳进行的。昨天,记者来到乐桥头的轻轨1号线乐桥站施工现场,实地感受高温中轻轨作业的别样场景。
  地下空间就像安了 “天然空调”
  【现场素描】
  昨天临近中午的短时阵雨,并没有“浇灭”太多暑热。下午3时,记者赶赴乐桥头的轻轨1号线乐桥站施工现场时,虽然没有前两天热,并伴有东南风,但阳光下依旧能感到阵阵热浪袭来。“雨没下透,天气还是蛮热的”,负责乐桥站建设的中铁四局项目部安全部长张春亮对记者说。
  按照高温施工要求,这里的工人采取两头工作方式,一头是清晨6时至上午10时,另一头是下午3时至傍晚6时,运送土方工作受施工场地限制安排在晚间进行。唯一的例外是,浇筑混凝土时考虑到连续性施工要求,没有办法避开高温时段,只能尽量安排在非最高温时段作业。
  由站点西南角的通道而下,记者跟随张春亮下到轻轨工地的地下空间,立马感到阴凉起来。“你来得正是时候,地下空间还没有全封闭,原乐桥下到作业面是露天的,因此能透气通风,人在里面感到不闷还凉风阵阵,就像是个‘天然空调’,如果真是全封闭了,倒会觉得有点闷的”,张春亮笑着说。
  乐桥站点地下空间里,机电安装已经进场,这个工种的作业环境相对较好。虽然是穿着工作服戴着安全帽,但机电工人们并没有如夏日露天工作时那般挥汗如雨。
  【记者感言】
  高温中走进轻轨施工工地,从地面到地下,身体的直观感受是十分强烈的。记者从施工方处了解到,如果当日高温为37℃时,地面温度要近50℃,而在轻轨地下空间,温度也就在30℃。不过,这样的施工环境也是相对而言的,这里的施工有露天的也有非露天的,结构建造基本是露天的,只有后期的机电安装及内部装修才是非露天的。不过总体来说,这里的露天工作相比一般建筑工地来说,还是要阴凉许多。
  下午3点露天工地一半在阴头里
  【现场素描】
  目前,乐桥站的露天工作场地就在原乐桥下,最新工作进展是,1号线底板已贯通,中板将在本月下旬合拢。下午3时,工人们刚来上班,有钢筋工、混凝土工、木模工以及一个破除班组,钢筋工在进行结构钢筋制作,混凝土的一个班组在打1号线中板的混凝土底层,木模工则在拆已打好混凝土的模板,还有一个破除班组则在破除已做好结构的支撑混凝土。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虽然下午3时的太阳还很高,但在这片“地下”露天工作场地,已有一半在阴头里,除了混凝土工因为施工地正好在东侧,仍处于阳光中,其他几个工种都在阴头里工作。来自安徽的木模工尹文华正在阴头里拾掇几块模板,额头上并没有见汗水,有些在阴头里作业的工人虽然衣服也有汗湿的,但表情相对是轻松的。
  尹文华对记者说,夏日里在轻轨工地施工有两大好处,一是暴晒少,他们下午3点多上班,气温特别高时还要晚些,这时候由于阳光被外结构遮挡,施工现场晒的时间短、区域小;二是“地下”温度低,工作起来很凉爽。他还透露,现在施工工人的生活环境也大大改善,他们工人房间95%配有空调,各种防暑降温措施和用品齐全。每天下工地时,管理人员都会反复叮嘱,一旦身体有不适马上汇报,及时停工治疗防止中暑。
  【记者感言】
  凉风习习,是记者在施工现场一个最大的感受,露天工作场地东西两侧都是已建好的地下空间,而这个露天工地又成为最佳的通风口。站在西侧的地下空间口,虽然记者额头上还不时会渗出汗水,但背上一阵阵凉风吹来,热意顿消。记者甚至向张春亮询问,这样的凉风会不会得关节炎,得到的答复是,这里有地下混凝土结构,冷气不是从泥土里冒出来的,湿气要小得多,只要你不是躺着等身体与地面直接接触,就不会有事的。
  露天工作间隙跨几步就可躲太阳休息
  【现场素描】
  混凝土工许金仓也来自安徽,阳光下半个小时混凝土打下来,已是满脸汗水。趁着混凝土运输间隙,老许和工友“躲”到西侧的阴头里休息片刻,喝口水,擦把汗。一条“阴阳分界线“正好在工地中央,因此,老许从阳光中的工地走到阴头里休息,只是几步路。考虑到混凝土的施工特殊性,公司安排了两个混凝土班组轮休,一个班组干3个小时休息,由另一个班组顶上。
  记者跟老许开玩笑道:“你们混凝土最‘倒霉’,只有你们在阳光曝晒下工作,有时候还不能避开最高温时段。”许金仓黝黑的脸上泛出笑意,“那也不全是,要是我们换到另一面干活的话,就不会晒到了,其他工种也要看具体工作区域的。再说,我们晒的时间很短的,到下午4点半,基本上就没有太阳了。”
  说完,老许和工友又去干活了,而其他工种的工作也都在有序进行,相互配合,为确保苏州轻轨1号线8月底“洞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记者感言】
  走出施工工地重上地面,阳光依旧很刺眼,一阵阵火辣辣的感觉。眺望那用挡板围起来的施工工地,记者感到,酷热也好,凉爽也罢,高温中,所有的建设者都在为这座城市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或许他们并不计较天气的变化,但正因如此,我们要给这些建设者送去更多的关注和关心。
  部分工人在地下施工现场安装钢筋。
  □记者杭兴微摄

 

上一篇:南国早报:邕江铁路大桥将"以新换旧" 新铁路大桥造价3亿元
下一篇:南京日报:向高温下的劳动者致敬
点赞()
2023招聘

农民工专题

集团网群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