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2019-05

央广网:翟长青:36年与铁路为伴 见证中国高铁“加速度”

新闻来源: 央广网 浏览次数:时间:2019-05-15

央广网合肥5月15日消息(记者张秋实 通讯员江龙余)中国高铁,成为继火药、印刷、造纸、指南针四大发明后,21世纪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之一。截止2018年底,中国的高铁运营里程达2.9万公里,占全世界高铁运营总里程的60%多,在建高铁里程3200公里。高铁建设从勘察、设计、施工、装备制造、运营管理、维护,形成了一整套体系,成为世界上建设、运营高铁最发达的国家。

\

翟长青(左一)在合安高铁施工现场指导技术作业

这个过程中,有数以百万计的中国高铁人,在高校实验室、在工厂车间、在新线建设工地、在崇山峻岭奔波劳碌,他们共同托起了中国高铁这一闪亮名片。

中铁四局八分公司的高级技师翟长青,就是这无数个托举中国高铁的中国人中的一员。凭借高超的技术和自出创新,他荣获了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全国劳动模范荣誉获得者。而这仅仅是翟长青漫长职业生涯中所获众多荣誉中的两个。

深入研究活学活用 践行“大国工匠”精神

铁路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这个系统性工程里,新线建设是最为艰苦的一部分。翟长青所在的单位——中铁四局八分公司是一家专司铁路箱梁架设和轨道铺设的单位,在那里,翟长青的主要工作就是修理那些在新线建设工地上损坏的、不能正常工作的各种机械设备。

最早,高铁建设的铺架装备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大型工程机械装备有普遍的适应性,但也有特殊性,尤其是针对西欧和日本国情研制的设备,在高铁建设中,面对的是与中国迥异的环境和背景。所以引进来的设备,常有水土不服的症状。翟长青在维修保养中针对进口原件价格高、供货期长、修复难度大的特点,对设备中的元件敢于替代、优化和改进,既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为他日后研制中国自主设备,积累了经验,做了知识储备。

2006年,合宁高铁焊轨施工时GAAS80焊机出现故障,赶到现场的翟长青通过传感器信号不稳定的检测,判定问题出在主机集成电路主板上。是自己立即拆机检查,还是请国外维修人员?翻译说:请来换主板,时间至少一个月。翟长青以敢于创新的精神,指导现场技术人员拆开主板,仔细测量出主板中的一个电阻实际阻值忽大忽小与色环不符,马上购买安装,故障随即排除。

\

翟长青(左一)在合安高铁施工现场指导技术作业

2008年,合武高铁铺架因文物保护拖时工期紧逼,焊轨紧张的节骨眼上一台移动焊轨机上的卡特彼勒发电机出现故障,翟长青现场检查,判定旋转整流模块损坏,立即与外商厂家联系。可厂家不仅要价高,还说没现货,等重新制做再运到工地,至少半个月。这对公司来说,近百万的直接经济损失不说,耽误的工期更无法弥补。翟长青二话不说,根据工作原理和经验比对后,果断采用国产三相整流桥、双向击穿二极管、压敏电阻组合进行产品替代,使发电设备及时恢复正常使用。进口的K922焊轨机的接地,原来是由电源负极经PLC接地端子接地,若电源正极不慎搭铁,就会在很短时间内把整个控制柜的线槽盒烧损,严重危害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损坏设备。翟长青大胆优化改进为负极经过电流继电器接地,同时加装指示灯显示是否出现短路故障,PLC接地端子单独接地,避免了短路现象的再度发生。

在中国高铁飞速发展的这10几年间,翟长青修过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芬兰、日本、韩国等来自世界各国的设备,翟长青对外文本不感冒,但为了这些设备正常工作,出了毛病自己能修,翟长青靠着一本牛津词典,熬过无数个长夜,从来没有耽误设备在工地上的运转。

不断实践自主创新 “大国工匠”搞发明

中国是一个地形、气候非常多样的国家,从北国到南国,一日可以经历四季。并且中国多山,大江大河又多,这给铁路基本建设带来很多困难。尤其是在现代化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的时候,给设备使用带来的困难,几乎是无限的。

比如日本,日本新干线建设,架的梁是小梁,130吨,也不耽误工期,因为新干线线路很短,几百公里。但中国就不一样,京沪线2000多公里,京广线2000多公里,要按照日本的那个设备,多少年都干不完,所以就必须要改进。

心中的梦想,多年来的经验积累为翟长青改进和自研设备提供了近乎无穷的动力。

2000年4月,翟长青参与了我国第一台450T及900T运架桥机和CPG500铺轨机研制,先后获得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科学技术一等奖、河南省科学技术成果奖、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05年,全国高铁建设进入施工高潮,翟长青带着他的设备,先后参与了合宁、合武、 温福、武广、甬台温、沪宁、合蚌、宁杭、石武高铁、西宝线、张集线、洛湛线、宜万线、汉宜线、杭州东、锡乌线、集包线、巴新线、南京枢纽沪、汉蓉通道以及安哥拉、委内瑞拉的建设任务。占目前全国高铁通车总里程的30%多。

铺架是高铁建设的关键工序,人们把CPG500铺轨机和900T运架桥机比喻成“中国实现高铁跨越的起跳板”,那么翟长青毫无疑问就是建造这个起跳板的人。

在翟长青的眼里,科研开发是没有尽头的,多年来,翟长青扎根现场,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基础,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破解了大量困扰施工现场的难题,先后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2项,为国家直接节约投资2000多万元,间接创造的经济效益则难以估量。

但节约多少投资,还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因为有翟长青这样的人,大大的提振了中国高铁人的信心,鼓足了大家的士气。也因为翟长青这样“大国工匠”的存在,整个会对高铁建设充满了底气和自豪。

身体力行言传身教 “大国工匠”的传承

翟长青说,他今天所会的一切,都是国家和时代给他的,是组织给他的。他不那么优秀,只是因为肯钻研,所以积累了一些知识和经验。现在自己快退休了,要退休的人心里想的,是该如何把自己近40年所学传给下一代。

中铁四局八分公司成立了以翟长青为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这个工作室,除了搞科研开发,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一个大课堂,翟长青是老师,全公司所有热爱机电设备的人,都是他的学生。

有了这个工作室,翟长青将自己多年所学,系统化、书本化,整理成为课堂上能讲,工地上能实践的知识。翟长青定期组织开展优秀成果项目讲座、新技术交流、翟长青劳模工作室工地课堂、岗位实地培训等活动,开展电工和机械钳工技能培训,铺架设备、移动焊轨机等专用大型设备技术讲座20余次,培养技术骨干141人,劳模工作室的技术专家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开展“传、帮、带”活动,挑选技术骨干结成师徒对子,通过言传身教,翟长青有27名徒弟工人成为现场施工的中坚力量。在局、公司举办的电工、大养设备操作等青工技能比武中,翟长青所带的徒弟裴玉虎、李红、李曦等通过比武,脱颖而出,在比武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获得职业技能资格的晋升。

通过劳模工作室专家的言传身教,有效开拓了技术人员的创新思路,提升了创新工作能力,学员们不仅学到了技能,更重要的是感触到劳模精神的传承,这对他们返岗后,立足岗位做贡献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在翟长青的带领和指导下,进修员工共完成12项技术革新课题。他还及时组织总结推广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经验做法,把一大批有知识、有技术、有胆识、有能力的优秀人才汇集在一起,为企业培养和造就了更多的“一线创新人才”,推动了职工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

上一篇:中新网:中铁高级技师翟长青:自主创新36年获14项国家专利
下一篇:人民网:争分夺秒!郑州南站主体工程完工进入百日倒计时
点赞()
2023招聘

农民工专题

集团网群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