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2011-07

中国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祖国基建行业的排头兵

新闻来源: 局企业文化部 浏览次数:时间:2011-07-22

中国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铁四局,前身1950年11月诞生于抗美援朝抢修铁路战场硝烟中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后经多次组合和调整,于1966年更名为铁道部第四工程局,2000年6月完成企业改制,正式更名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是世界品牌500强、世界企业500强,2007年上市的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的二级公司。
    2010年,中铁四局下设14个全资子公司、5个控股子公司、12个分公司,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安徽、湖北、江西等十余个省市,并在全国重要城市和发达地区设有20个经营性办事处。拥有铁路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公路、市政、房建、机电安装工程总承包一级资质,以及国外承包工程资质和对外经营权。同时,业务还涉及建筑勘察设计,新型建筑材料制造,铁路运营服务,施工机械租赁、修理,汽车检测等多个领域。国内业务分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海外业务分布在委内瑞拉、瑞士、安哥拉、尼泊尔等11个国家。全局在册员工23000余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000余名,中高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3800余名,享受国家、部、省特殊津贴的专家55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38名。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有博士4人。装备各类先进机械设备9800余台(套),总功率达到49万千瓦。
    在抗美援朝时期,中铁四局第一代员工冒着敌机的狂轰滥炸,抢修、抢建战时铁路,用血肉之躯铸起一条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为及时输送战时物资,夺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1953年从抗美援朝抢修铁路战场回国后,中铁四局几代员工四海为家,南征北战,积极参加国内铁路建设,先后新建、改建、扩建丰沙、宝成、集二、蓝烟、萧穿、包兰、兰青、侯西、通让、京广、鹰厦、外福、湘黔、焦枝、枝柳、皖赣、津浦、胶济、阜淮、商阜、大沙、宣杭、秦沈、京九、合九等铁路干线、支线一万多公里,建成株州、襄北、徐州、芜湖、阜阳等12个大型铁路枢纽,建造了占中国铁路总里程七分之一的铁路。“文化大革命”期间,中铁四局员工还走出国门,参加了我国历史上最大援外项目——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的建设,参加越南援建工程建设,为增进中非、中越友谊做出了贡献。
    改革开放后,中铁四局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继续担负祖国铁路建设主力军的同时,承建了莘松、济青、深汕、武黄、沪宁、沪蓉、京珠等高等级公路,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定远试车场、交通部通县试车场,无锡、合肥自来水厂,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上海地铁、广州地铁、北京地铁、沈阳地铁、深圳地铁,武汉轻轨、合肥轻轨,合肥五里墩高架桥、金寨路高架桥,江苏昆山高尔夫球场,南京夫子庙地下商场,安徽饭店等大批公路、市政与民用建筑工程。
    中铁四局作为国有大型建筑企业,认真贯彻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适应国家和社会形势不断变革调整。2000年改制后,中铁四局积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探索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公司治理结构,企业焕发出强劲活力。
    近些年来,中铁四局在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河川,前后两任总经理戴和根、许宝成等领导干部的带领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锐意进取,企业一直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紧抓国家实施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机遇,开拓经营,积极参与了青藏铁路、杭州湾跨海大桥、深圳湾跨海大桥、上海F1国际赛车场,武广、京沪、合宁、合武、石武、福厦、甬台温铁路客运专线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工程建设,企业实现跨越性发展。生产经营规模连续多年在中国中铁系统名列前茅,为中国中铁以中国建筑企业第一名的身份,首次入选世界企业和世界品牌双500强做出了突出贡献。2004年到2009年,全局完成企业营业额由112亿元增长到377.6亿元,完成新签合同额由162亿元增长到502.6亿元。加强生产经营管理,企业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2009年在资本运作和房地产投资约20亿元的情况下,全局有息负债为零,成为“零贷款”单位。综合实力全面增强。
    中铁四局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全面构建了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坚持以重点工程为依托,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技创新力度,在高速铁路、桥梁、隧道、城市地铁、汽车试验场、黑色路面等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有15项工程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11项工程获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13项工程被评为全国用户满意建筑工程;5项工程被评为国家“市政金杯示范工程”;12项工程被评为全国优秀焊接工程;8项工程获中国建筑钢结构金奖;9项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160项工程获省部级优质工程奖;11项成果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60余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所编制工法,有12项被评定为国家级工法,有78项被评定为省部级工法;有国家专利28项。2009年,中铁四局在全国二级建筑企业中率先获得国家级技术中心认定,并以总体靠前的位次通过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中铁四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作决策、办事情从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全面推行厂务公开,实行员工民主管理,在发展企业的同时,让员工群众更好地享受到企业发展的成果。员工年收入近几年逐步攀升,由2004年的15264元增长到2009年的46882元。2009年,在岗员工年人均收入达到52780元。
    中铁四局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每年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达到15万以上,对农民工实行同学习、同劳动、同参与、同生活、同娱乐“五同”管理;认真贯彻国家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积极开展定点扶贫和社会公益活动,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中铁四局作为国有建筑企业,建制以来,在企业各个发展时期,建立健全各级党组织,做到施工战线延伸到哪里,企业发展的领域拓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立到哪里,党组织的活动就开展到哪里,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就发挥到哪里。2010年局党委下设二级党委30个,基层党委122个,党工委58个,党支部762个,其中工程项目党支部504个,有党员11737名。局党委及部分子、分公司党委均设有组织部、宣传部、办公室等办事机构,共有专职党务干部667名。针对改制后,企业管理体制的变革,中铁四局党委找准定位。坚持“五变五不变”的指导思想,即:企业领导体制发生了变化,但党组织对企业的政治领导地位不能变;企业资产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但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职责不能变;企业经营体制发生了变化,但党管干部的原则不能变;企业运营机制发生了变化,但贯彻党的依靠方针不能变;企业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但发挥政治优势、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不能变。科学参与重大问题决策,为企业改革发展把关定向。严格实行企业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制度、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和重要情况通报制度,凡属企业重大经营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重大事项,坚持党委常委会事先研究,提出意见后,再上董事会讨论决策,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的优势结合起来,使企业重大问题严格做到了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在项目管理中,严格推行了重大事项党政主要领导“会签”制度。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放在工程项目上。积极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广泛开展党建主题实践活动。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我们通过卓有成效地开展“青藏高原党旗红”活动,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在生命禁区里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在艰苦环境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培育了“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风暴强意志更强,海拔高追求更高”的青藏精神,为青藏铁路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青藏高原党旗红”活动作为范例收录进国资委的《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一书。在举世瞩目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中,围绕建设一流大桥、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效益、塑造一流形象的总体目标,大张旗鼓地开展了“党旗飘扬杭州湾”活动。攻克了海底浅埋天然气主动排放等世界性技术难题,成为中国中铁系统党建工作的“一面旗帜”,连续两年在“七一”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进行了重点报道,并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亲笔批示。自2006年起,在全局广泛开展了创建项目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示范线活动。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铁四局党委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铸魂、塑形、育人,努力通过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认真宣传推介中国中铁“勇于跨越,追求卓越”企业精神等企业理念的同时,积极构筑具有四局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制定了《企业文化建设发展战略规划》,确定了全局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培育提炼了“勇于争先,永不满足”的企业精神、“发展自我,造福社会”的企业使命等中铁四局企业理念,明确了员工基本行为规范。建立了中铁四局视觉识别系统。自2002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企业文化节。每两年开展一次精神文明十佳人物评选活动。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和项目文化建设达标活动。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文化支撑。
    中铁四局多次荣获“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重合同守信誉企业”、“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全国文化管理示范单位”、“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安徽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等荣誉称号。局党委荣获国资委党委授予的“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1年、2004年,中铁四局先后两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中国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国家汽车试验场施工领域
点赞()
2023招聘

农民工专题

集团网群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