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2017-11

人民网:随科技的指挥棒起舞——中铁四局科技兴企强企侧记

新闻来源: 人民网 浏览次数:时间:2017-11-23



  “ ‘十二五’期间,中铁四局在科研开发上投入的经费大概在45个亿,占营业额2%左右。我们国家2016年在科研开发上的投入,占GDP2.08%,我们是平均水平。但不要小瞧这个2%,建筑市场的毛利率是很低的,只有6、7个点,建筑施工企业能挤出这么多经费搞科研,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
 
  2017年2月9日,正是春寒料峭,中铁四局文化宫内,中铁四局总经理王传霖在局第三届科技大会上给全局的科技代表做报告。
 
  “投入这么大,值不值得?”
 
  “值,不但值,而且还要继续增加。”
 
  王传霖对着全局几百名科技工作者肯定的说。
 
  “决定一个企业发展质量、发展速度的因素很多,比如管理,比如安全质量管控,等等。但是这些都是基础工作,把这些基础都管好了,那么决定一个企业发展质量和速度最核心的因素是什么呢?”
 
  “应该是科技。”王传霖说
 
  “人类的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科技发展史。新科技的出现,推动人类生产、生活方式进步,进而又推动人类思维方式发生改变。”
 
  王传霖有一个很特殊的经历。
 
  中国高铁走的是学习、引进、消化、吸收再到创新的路子。一开始,中国是小学生,学日本和西欧。
 
  2006年,王传霖作为原铁道部专家组负责人,到日本考察高铁I型板无砟轨道,当时看了,觉得是很先进。因为中国当时的火车最高时速跑120公里,已经觉得很快,但日本呢,是250公里。跑得快的原因,一方面是机车好,另一方面就因为日本铁路用的是专跑高铁的轨道板。到了日本后,搞了二十多年铁路建设的王传霖很震惊,跟日本人谈合作,引进。谈了几十轮,很艰苦,最后拿下来,引回国内后,拼命学。今年是2017年,才过了11年,中国高铁四纵四横已经修完了,开始修八纵八横,成为世界上运营、在建里程最长,掌握高铁技术最先进、最发达的国家。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最核心的一条就是中国坚持立足自主科研开发。
 
\
 
中铁四局总经理王传霖(右三)在施工现场调研
 
  中国高铁发展的例子,给了王传霖很大启发。
 
  从2006年开始,中铁四局自主开展轨道板制造、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原材料生产、搅拌设备研制、无砟轨道施工等技术研究,成功研发制造了SLC系列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搅拌灌注车,建立了国内唯一两步法高速铁路用乳化沥青生产线,率先拥有高速铁路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泵送灌注技术;在全路推广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铺轨长度最长、牵引吨位最大、作业效率最高的CPG500型无缝线路长轨条铺轨机组,首创了一次铺设500米长轨施工方法,获铁道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客运专线有砟轨道综合技术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为高铁核心技术和材料的国产化替代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助力“中国制造”的道路上,王传霖带头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创新工作,中铁四局在郑徐客专、京沈客专先后承担了CRTS Ⅲ型无砟轨道板的技术研究课题,确保了我国首个自主创新的CRTSⅢ型无砟轨道板实现规模化生产。
\
 
由中铁四局承建的青(海)(西)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荣获国家环境友好工程奖
 
  现在的中铁四局是国内唯一既具有无砟轨道施工设备自主研发制造技术和新材料生产技术,又全面掌握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的企业,无砟轨道综合技术国内领先。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有这么个意识,那就是跟在别人后面跑,肯定不行。要想抄头,就要抓住科研开发这个牛鼻子,抓科技兴企。”王传霖说。
 
  如今中国高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了中国制造的一张亮丽的名片,中铁四局也正在参与中老铁路、印尼高铁的建设。
 
  现在,高铁成为中国人出门的首选,不仅是人们出行更便捷和高效,而是改变了人们对于时空距离的理解。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国土面积广大的国家来说,人员、物资的流动更高效,社会运转效率更高,对社会的改变是深层次的。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建筑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数的世界第一长桥、第一长隧、第一高墩在中国的工程人手里诞生。
 
  世界看待中国的目光,惊奇而又羡慕。
\
 
由中铁四局承建的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上海F1国际赛车场主赛道工程
 
  实现这种井喷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一条,就在于中国的工程人始终立足于科技创新,新科技、新工法、新装备不断投入使用,以前不敢干、不能干、干不成的超级工程,现在样样不在话下。
 
  能完成这些超级工程的中国建筑企业不少,竞争非常激烈,中铁四局要想继续保持相对较好的发展态势,继续领跑第一方阵,王传霖觉得担子很重。
 
  “我们长远的目标是要将中铁四局打造为一个‘一流现代化企业集团’,并且这个一流不是中国标准,而是世界标准。那么,怎么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
 
  “要靠科技创新。”
 
  抓科技创新,一是定好位,二是搭好台。
 
  王传霖将中铁四局的科技创新工作定位在:立足于施工企业性质,以实用的技术为主,以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为主;以“以科技占领市场制高点、以技术保障施工生产、以创新引领企业转型发展”为主要任务。确立了科技发展战略的“两个方向”:围绕传统建造技术持续改进和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两个方向,开展建筑领域关键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形成成套施工技术和装备,主导新兴建筑领域市场份额。
 
  位置定好了,就要抓落实。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抓好科技创新工作的根本和保障,中铁四局设立科学技术委员会为全局最高科研开发领导机构,王传霖任委员会主任。成立管理研究院,进一步打破常规,多措并举,努力建设大科技的新格局。强化局技术中心科研管理职能,构建以研究院为实体,设计院为支撑,各子(分)公司为载体,生产经营系统大力配合、积极参与的科技创新体系。
 
  在经费保障上,实行集团、子(分)公司和项目部三级投入机制。牢固树立“科技投入是最有效的投入”观念,通过建立和完善科技资金投入预算制度,落实三级经费投入要求,满足技术研发、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
\
 
由中铁四局承建的安徽省新博物苑工程
 
  “十二五”伊始,中铁四局提出“以技术创新为先导,以项目管理为中心”的理念,强调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成本管控等四项能力。制定出台了《中铁四局技术专家评选与管理办法》、《中铁四局科技创新奖励办法》《“万众创新”奖励激励管理办法》等激励制度,通过定期的评选奖励,激发全体员工的创新潜能;并将科技创新指标纳入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内容,让子(分)公司管理者从思想上重视科技创新工作。
 
  还不仅仅是这些,“十二五”以来,在王传霖的大力推动下,中铁四局广泛持续开展“万众创新”活动,积极推动各项技术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如今中铁四局的科技创新工作氛围越来越浓,科研开发人员干劲越来越大,形成了良性循环,一大批科研开发的成果显现出来。
 
  从2013年至今,中铁四局新增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公路工程三项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涉足工程装备与新材料研发制造、工程勘察设计、工程监理、房地产开发、国家基建投资、物流贸易与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在高速铁路建造成套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汽车试车场、水务工程、铁路材料工程、铁路BIM技术等领域具备国内领先水平。
\
 
由中铁四局承建的合肥高铁南环线金寨路特大桥
 
  2015年,中铁四局所属5家子公司成功认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国家级技术中心分中心1个,省级技术中心7个;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成立了管理研究院、地下空间研究室等常设研发机构;中国中铁“先进工程材料及检测技术研发中心”也顺利落户。
 
  “十二五”至今,中铁四局完成国家创新能力建设专项1项,参与国家科技支撑项目1项,承担省部级课题35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鲁班奖7项、詹天佑奖11项、省部级科技奖12项、行业协会奖132项;形成国家级工法12项、省部级工法110项;获国家授权专利512项;主、参编各类标准17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强大的科研开发成果支撑下,中铁四局企业发展突飞猛进,2016年,生产经营规模双超700亿元、年海外业务过百亿元、年投资规模过百亿元,连续8年实现银行“零贷款”,综合实力和财务状况位居全国同类建筑施工企业领先地位。(江龙余 舒郁仁)
 
上一篇:人民网:深圳地铁200名责任田“管理者” 安全论坛“受教育”
下一篇:人民网:中铁四局一日新签两项高铁施工合同 总造价超41亿元
点赞()
2023招聘

农民工专题

集团网群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