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2011-06

在加快转型中再创企业改革发展新辉煌

新闻来源: 《铁道建设》报 浏览次数:时间:2011-06-14

市场经济的大潮波涛汹涌,变幻万千。企业只有顺应市场潮流,应时而动,才能永葆竞争活力,打造百年基业。近几年来,我局紧抓国家拉动内需、扩大基建规模的历史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技术、财务、工程项目”三大管理,奋力崛起,多业并举,实现了跨越性的发展。“十一五”的五年,是我局规模增长最快、实力扩展最强、财富积累最多、品牌提升最高,在企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十一五”期间,全局完成企业营业额、新签合同额,分别是“十五”期间的3倍多,海外、投资等经营领域大幅度拓展,特别是2010年度生产、营销实现“双超500亿”。全局已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高性能建筑用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博士后工作站等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在铁道部组织的铁路信用评价中,成为唯一一家连续11次位居A类企业行列的企业。由于良好的经营业绩,2010年被中国中铁选树为“标杆企业”。
  辉煌的业绩让人欣慰,但企业改革发展的征程仍布满坎坷,任重而道远。今年年初,鼎沸的国家铁路建设热潮突然降温,给我们中铁四局等长期奋战在祖国铁路建设主战场的建筑企业市场营销造成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杭州地铁那场突发性危机的阴影历经数载仍未散尽,给我们开拓方兴未艾的国内地铁、城市轨道交通市场造成极大障碍,衍生的经营结构性短板久攻不克;多年滋生的粗放性管理积习难改,企业经济效益“跑、冒、滴、漏”问题层出不穷,抵消着企业宝贵的财富积累;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对国有企业在履行节能减排、改善员工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等社会责任方面,提出了愈来愈严格的要求;我们的企业仍处在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还处在涉足资本投资、走向海外市场的起步探索阶段,迷雾重重,风险丛生,需要谨慎决策、稳步推进,等等。所有这些需要我们直面应对的挑战和问题,交集在一起,将我们中铁四局这个拥有60年光荣历史的国有建筑老企业推到改革发展的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党的十七大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重大战略思想;2011年全国“两会”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我们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科学发展战略在企业贯彻落实的重大现实意义,以“十二五”规划为指导,紧密结合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企业面临的复杂形势,加快发展转型,优化生产经营管理格局,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提升“技术创新、海外经营、资本运作、成本管控”四项能力,从根本上扭转历史形成的企业工程施工主业独大局面,认真履行肩负的各项社会责任,积极建设创新型、全球型、多元型、集约型、和谐型现代化企业集团,不断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在“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努力在加快转型中再创企业改革发展新辉煌,当好中国中铁标杆企业。
  调整经营战略,构建生产营销一体化的管理格局
  铁路建设是我局的传统市场领域。近些年, 
我们紧抓高铁建设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实现了生产经营规模的大幅度跨越。但是,部分局属单位没有从企业长远发展的高度去想问题、做工作,对企业市场营销认识不足,缺乏前瞻性和主动性。少数单位非铁路市场投入不足,没有维护好区域市场。营销过分依赖铁路市场,营销结构性风险凸显。今年年初,国家铁路基本建设投资在具体项目安排上转变为实施“保在建、上必需、重配套”整体思路:确保已开工的项目,足额安排收尾销号项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先上急需的项目;对已经建成的项目要配套,对需要形成路网能力的项目要配套。铁路基建投资计划将迅速大规模减少,“后高铁时代”提前到来,今后一段时期在铁路市场承揽多少任务将难以预测。这对于我局这样前期主要依靠铁路市场发展的企业来说,市场营销困难陡增。
  铁路建筑市场在近期内不容乐观,但非铁路建筑市场的天空仍然辽阔。目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纷繁复杂,世界经济复苏存在不稳定性,在这样一个大的经济背景下,“十二五”时期我国将继续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实施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这需要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强大支撑。“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将超过50%,这意味着有一半以上人口将工作和生活在城镇。而发展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政府不断加大轨道交通基础建设的投资,目前全国已有28个城市获得国务院批复,5个城市已上报国务院待批,预计2015年前后全国将建成87条线路,总里程2400多公里,总投资达9886亿元。另外,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必然要加大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市政、水务、环保等基础建设领域将迎来广阔前景。城镇化建设将是2011年政府投资的主导方向和未来2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将继续保持适度规模。2011年国家公路基础设施投资将超过7000亿元,将继续推进国家高速公路网、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确定的交通基础设施、特大城市圈、大中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以及省际“断头路”建设,加快重要运输通道扩容改造,完善疏港高速公路,到2015年基本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尤其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在即,进一步完善西部地区路网通道已摆上议程,西部公路市场前景广阔。水利工程投资将保持较大规模。2011年1月29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正式公布,这是第一次在党的重要文件中全面深刻阐述水利的重要地位,第一次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第一次鲜明提出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今后10年水利投资将实现翻倍增长,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未来10年的投资总额将达到4万亿元。
  面对市场形势的急剧变化和发展趋向,我们必须立即调整经营战略,推进营销转型。全局市场营销要将主要精力转移到非铁路营销上,进一步加大非铁路营销力度。在继续抓好铁路、公路、市政工程经营的同时,突出抓好城市轨道交通、环保、水利等工程建设领域的经营开发。
  全局上下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高扬市场营销龙头。加大形势任务的宣传力度,尽快将当前面临的后高铁时代市场营销严峻形势传达到各个管理层面、传达到广大员工中,层层传递市场营销压力,将全局的责任分解下去,千斤重担共同挑,齐心协力谋发展。
  针对目前我局营销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形势的变化和市场的需求,为解决生产营销“两张皮”问题,局计划全面推行生产营销一体化管理,建立局领导区域营销分工责任制。各单位要彻底转变观念、统一思想、责任到人,按照区域分工,实现区域生产营销一体化。一方面要通过加强施工生产管理,优质、安全、高效地完成承建的工程施工任务,保持信誉评价的优异业绩,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市场营销;一方面要努力以卓有成效的市场营销确保企业施工生产规模,确保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要充分发挥经营性办事处在市场营销中的前沿阵地作用。调整和充实办事处的布局和力量,加强对各办事处的业绩考核,以有力的奖惩机制,调动激发经营性办事处在推动市场营销中的积极性和创造车。

 

  核心能力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核心技术是企业的核心能力之一。我们正置身于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知识老化程度日趋加快。建筑企业技术创新,是提升施工能力最直接的方法,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我局长期以来结合工程施工实践,扎实推进技术管理和技术创新,构建了以局技术中心为龙头、以子(分)公司技术中心为基础的技术管理体系,通过强化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审查,分级、分专业对重难点工程进行技术管控,有力保障了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为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工程建设任务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我们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在关键领域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十一五”期间,共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36项、省部级工法94项、国家授权专利58项。2010年,局获得科研经费加计扣除减免税1014万元,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4301万元。我局在高端业务相对较少的有限条件下,取得了荣膺国家级平台多、高水平科技成果多、科技产业化项目多的骄人业绩,在中国中铁系统各综合工程局中独树一帜,成为建筑系统的科技尖兵。受到安徽省科技厅和股份公司的高度认可,尤其是科技成果产业化成效显著,受到股份公司多次表扬。
  下一步,我们要着力从以下五个方面推进全局的技术管理和创新:
  进一步建立健全技术保障体系。建筑企业技术工作最首要的任务就是保证施工安全、质量,为工程项目正常运转提供技术保障。要加强对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的管理,严肃施组、方案编制、审查制度。强化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现场执行力度。大力营造尊重技术方案、严格执行技术方案的氛围,对于不按方案执行的要坚决制止、严肃处理。要根据项目技术难易程度和重要程度,分Ⅰ、Ⅱ、Ⅲ三个类别进一步强化全局技术分级管理;根据不同的施工技术专业特点,着力强化桥梁认证、监控量测、无砟轨道等专业技术管理,加强过程控制,提升全局整体技术水平。
  紧密结合市场营销开展技术创新。目前,我局与同行企业相比,专项技术施工能力没有优势,这一点离“标杆企业”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杭州地铁事故后,少数单位为了确保安全生产,放弃了一些风险比较大、需要技术创新、能提升企业核心技术能力的工程。有些综合性子(分)公司,专项技术发展方向始终不明显,在道路、桥梁、隧道、地铁等方面没有一项是国内外过得硬的拳头产品。我们要结合高铁、地下工程、试车场、跨海大桥、钢结构等工程施工实践,科学选择自主创新模式,协调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企业形成更多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提升企业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活力,抢占市场竞争的高地。
  突出抓好隧道和地铁工程施工的技术创新。隧道和地铁工程的技术创新和施工能力提升,对于开发地铁和城市轨道交通市场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山岭隧道施工方面,要着力提高通过特殊地质、通风排尘及快速施工的技术能力;在水工隧道方面,要着力提高突破不良地质处理、突泥涌水防治、地下水防治的技术能力;在浅埋暗挖隧道方面,要着力提高软岩大变形控制、软岩快速预加固、综合辅助施工和快速施工的技术能力。要高度重视隧道施工机械化配套技术、隧道及地下工程的节能环保技术、新型超前加固技术、数字化仿真模拟施工技术及设备制造等方面研究,全面提高隧道及地下工程修建的成套集成能力和整装配套的机械化施工能力。
  充分利用国家级平台推进技术创新。要持续维护并不断改进完善我局目前拥有的4个来之不易的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要在2010年钢结构公司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基础上,继续拓展子(分)公司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继续推进省级技术中心认定。要充分利用国家级平台,通过产学研合作等途径,向国家科技部和省部级科技部门申报科技立项,开展较高层面、较深层次的科技创新研究。
  运用技术创新推进建筑业相关产业再发展。2011年,局计划重点推进三大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一是“建筑桩基工程泥浆固化技术”,重点从泥浆固化剂的质量提升和生产成本控制两方面下功夫,努力形成成熟的产品。二是“无砟轨道维修维护技术”。从京津、沪杭、武广、沪宁城际等已开通运营的高速铁路情况来看,CA砂浆、凸台树脂、轨道板损坏、破损的现象日渐显现,无砟轨道维修,对高速铁路运行安全至关重要,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我局从2009年开始已进行了这方面的专项技术攻关,目前在技术工艺、工装、材料以及生产组织上已初步形成了一套成果,下一步要努力研究掌握整套施工技术,以“无砟轨道维修维护”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开辟并不断拓展高铁代维护市场。三是装备研发。目前主要立项的有“整孔简支箱梁工厂化快速现浇装备”、“下承式挂篮”、“箱梁预制工装通用化设计制造”等项目。我们要注重知识产权问题,在成果出来后努力取得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权利。要舍得投入,确保经费、人员、实验条件,找准市场,敏锐挖掘产品信息,努力建立起完善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技术创新成果产业链条。
  勇闯海外市场,努力创建全球化的大型建筑企业集团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随着世界经济触底回升,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成为世界金融危机后各国实现经济复苏、增长的有效抓手,大规模基建投资规划不断推出。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建筑业规模约7.5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产出的13.4%,并以年均4.9%的速度增长。西亚、中东地区即将启动大规模铁路网建设计划;以安哥拉、尼日利亚为代表的非洲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容量为我们海外事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近几年,我们大力推进“走出去”的开拓海外事业战略。先后承建了合同价达7.04亿美元的安哥拉住房项目、合同价达23亿美元的委内瑞拉北部平原铁路等大型工程,彻底改变了我局多年来“小步慢走”的外经格局。2010年,安哥拉经理部自领导班子调整以来,转变思想作风,大力实施样板化引路,质量整改全面展开,队伍建设、现场管理、施作水平等发生显著变化。委铁经理部克服语言不通、设计滞后、环评复杂、征拆缓慢、工会阻工、地调繁重、资源匮乏等重重困难,创造条件大干,工程进度位居全线各参建单位之首,初战告捷,领跑全线。局逐步理顺了海外项目信息沟通机制,完善了海外项目管理的工作流程和方式方法,全局海外业务管理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和实效性明显增强。
  我们要树立开放的海外营销理念。坚定不移地开发海外市场,是我局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和有效应对国内建筑市场低谷的必要选择。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以我为主、背靠政府、依托银行、协同作战”的营销战略,推动海外事业大发展。一是加强银企合作。随着国际工程承包模式逐步转变,承包商的角色和作用发生了显著变化,承包商时常不仅是服务的提供者,而且成为资本的投资者和运营者,这对承包商的融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投标者能否帮助业主解决资金问题将成为中标的关键。加强银企合作、取得金融机构的财力支持,将是我们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现实需要。二是推进联合经营。要积极探索与项目所在国知名企业、专业外经公司、设计公司和其他相关的要素企业,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借助他们在管理、设计、人脉、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针对海外项目绝大部分需要勘探、设计、咨询、施工“一站式”服务,当前制约我局进军国际市场的最大瓶颈就是设计咨询能力不足,补齐这一“短板”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最突出、最紧迫、最现实的问题。要敞开胸怀、引进精英,积极与有实力、有经验的设计单位合作,积极与上游业务水平高的企业联姻,主动推进联合营销和业务分包。三是优化外部关系。要进一步加强与商务部、铁道部等国家相关部委,承包商会、机电商会等主管行业协会,相关目的国驻华使领馆,我国驻外使领馆,以及股份公司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对方的政策扶持或业务支持,为我局海外经营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四是突出铁路业务。要充分抓住当前“中国高铁”的强大品牌效应,深度介入铁道部授权、股份公司主导实施的重大铁路建设项目,确保在高铁建设走向海外的征程中占得先机。
  要高度关注国外工程的风险防范。国外建筑领域市场广阔,但也面临着东道国政治风险、业主信用风险、劳工管理风险、资金及汇率风险、合同风险等诸多风险的考验。目前,我们一些海外工程所在国家社会治安状况恶化,工程施工需要的自然资源严重缺乏;一些工程业主拨付资金严重滞后甚至违约;国外工程项目,在人员管理、物资运输等方面与国内工程管理相比存在诸多不可预见因素,等等。这些海外市场的风险有时候远远超出我们的经验范围。有风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风险熟视无睹和对风险夸大其词。经营海外项目,必须周全考虑并科学应对各种风险。首先,要提高对主要风险的识别能力。针对不同的海外项目,全面、准确地鉴别各类风险,编制项目风险识别报告。其次,要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对风险识别报告中列出的各类风险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慎重决策。从源头把关,对环境恶劣、合同苛刻、标价过低、业主信誉差等存在“先天不足”的项目要坚决予以摒弃,宁缺毋滥。第三,要提高风险化解能力,建立自我纠错体系。积极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工程施工相关各方面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业务支持。对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渐显现出的各种风险,要提前制定预案,密切关注市场环境的变化,加强对质量、安全、工期、劳工使用等方面的控制,重点抓好资金回笼。要充分汲取中铁建沙特麦加铁路、中信巴西电厂项目的巨额亏损教训,举一反三,保持清醒头脑,切实把好报价评审关和合同签约关。
  要牢固树立“现场就是市场”的海外市场营销理念。以质量控制为关键,扎实抓好国外工程施工生产管理。要从考虑国际影响、站在关系全局改革发展大局的高度,优质高效地建好安哥拉社会住房项目、厄瓜多尔防洪项目,以及委内瑞拉北部平原铁路、埃塞俄比亚公路项目等各项海外在建工程。要加强海外施工队伍建设,强力推行架子队管理,协作队伍在外派前须经严格的考核和录用程序,劳务人员在输出前须逐一审核。要有针对性地切实抓好海外工程物资管理。从设计源头把控,明确物资的型号、规格和质量技术标准,加强与业主、监理的沟通交流,取得对方认可。要突出物资的时效性管理,对于临近质保期的物资,要及时转入贸易程序处理,杜绝过期浪费,杜绝将过期物资施做到工程主体中。以过硬的施工队伍、可靠的后勤保障,确保海外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以在建项目的品质铸造中铁四局品牌,推进中铁四局海外事业发展。
  要积极探索“大海外”的经营管理思路。树立做强做大海外事业的信心和决心。要以“标准高于国内、资源优于国内、管理严于国内”为基本原则,深入实施资源倾斜政策,把海外业务放在优先扶持的位置。据股份公司国际化经营战略考核指标,结合市场发展形势和企业实际,“十二五”期间全局海外力争新签合同额年均增长率不低于50%,完成营业额年均增长率不低于30%,到2015年海外营销生产均达到25亿美元左右。当前,我们要着力积极拓展非洲、拉美支柱市场,稳妥开发亚洲、中东新兴市场,高度关注安哥拉水电项目,中缅、中哈等铁路项目,哥伦比亚铁路和灾后重建项目,卡塔尔基建项目等海外工程项目的营销。要把海外项目纳入全局管理体系,局相关管理制度应全面覆盖海外项目,进一步加强海外事业的规范化管理。要探索对现有外经机构进行整合,对现有工程施工、物流、贸易等业务进行整合,提升全局海外经营合力。要因地制宜、审慎灵活地涉足海外投资、农林渔矿等业务,逐步完善海外产业结构,不断拓展海外经营领域。
  科学运作资本,积极培育多元化的企业经济增长点
  多元经营,推行资本运作,是我局增加经济增长点、提高企业抗击市场风险能力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
  “十一五”期间,全局紧跟市场形势,积极推行资本运作战略,完成投资业务50.45亿元,是“十五”期间 1.3 亿元的 38.8 倍;完成建筑业相关产业57.54亿元,是“十五”期间 7.9亿元的 7.28 倍。淮南投资项目,截至2010年底累计完成投资37.39亿元,完成土地报批14128亩,完成供地面积5082.36亩,回笼资金23.48亿元。局对该项目投资开发已进入投入和产出相对平衡的发展阶段,项目净投资额不断降低。淮南“阳光国际城”和合肥“彩虹新城”两个房地产开发项目进展顺利。江苏如皋公路项目作为我局首个BT项目,如期完工,顺利进入回购期。新项目开发实现突破。2010年,抢抓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大发展机遇,积极启动了安徽省江北产业集中区投资运作;加快房地产开发土地储备,成功竞拍容积率3.5、面积为127.96亩的滨湖新区BHC-06地块。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时期,推行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的宏观经济政策,城市化进程加速,中心城市不断向周边辐射,已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房地产开发、公路、市政等资本运作面临巨大发展空间;我局财务状况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具有一定的货币存量,企业资本运作实力雄厚。
  我们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我们的资本运作产业。认真解读国内建筑业投资领域各项政策,进一步规范投资决策、项目选择、分析评价、过程管控等各环节投资行为,坚持以风险控制为前提,实施资本运作。深入分析当前和今后国家与地方政府可能出台的调控政策,不断提高对经济形势和政策的解读能力,尤其对政策的影响应有充分的预计,防范因政策的变化而产生不利影响,确保全局资本运作稳健发展。
  要在继续抓好淮南等既有投资项目后续实施运作的同时,以基础设施、房地产和环保水务等投资业务为发展方向,积极稳妥地推进新项目投资开发。要坚持“长线与短线相结合”、“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相兼顾”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积极拓宽投资信息渠道,开展好项目信息的收集、筛选、研判工作,2011年要着力做好下列新投资项目的开发工作:一要积极推进江北产业集中区投资项目。抓住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开发的大好机遇,在运作好5条市政道路BT项目的基础上,深入调研,在条件具备时,适时启动土地一级开发。二要大力开发房地产二级市场。根据股份公司对房地产开发总体部署,以房地产公司为运作平台,积极进行土地储备,以安徽省内城市和国内二三线城市为重点,重点收集优势地块,实现房地产开发“在建-在售-在储”良性循环。针对近期楼市调控新政频繁出台,要积极应对,适当调整房地产开发节奏,保持稳健发展。三要密切跟踪土地一级开发项目。鉴于淮南市总规已批复和新区发展的良好势头,要认真论证淮南山南新区二期土地开发的可行性。四要积极参与城中村改造,有条件涉足商业地产和城市综合体开发。对于具备投资价值的城中村改造项目,要充分利用区域政策,力争以较小的投入获取项目的开发。鉴于当前密集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主要针对商品房住宅开发的形势变化,我局需适当向商业地产和城市综合体开发倾斜,以保持房地产开发的持续发展。同时要利用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超前谋划,有条件地参与这些项目周边的土地与房地产开发,打造“以投资城市基础设施拉动地产开发”的房地产商业模式。五要挖掘自身潜力,盘活局内闲置土地。对全局闲置的土地资产要进行项目开发可行性分析,具备开发条件的要通过变更土地性质进行房地产开发以获变现增值,暂时不具备条件的要按市场运作程序通过股权合作等方式开发利用。六要加大开发基础设施BT、BOT等项目。加强项目研判工作,重点开发公路、铁路、市政等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力争实现BT、BOT项目的新突破。
  严格成本管控,进一步推动企业由规模扩张向集约化管理转型
  市场经济形势下,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企业只有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加强生产经营管理,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才能取得生存发展的经济基础。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是衡量企业一切经济活动最终效果的综合指标。
  近些年,我们依托庞大的生产经营规模,取得了可观的规模效益。当前,受国家大规模铁路建设投资硬着陆、后高铁时代突然到来的剧烈影响,全局营销形势非常严峻,过去几年的生产经营规模及其相关联的规模效益在一定时期内难以保持。这种形势,对我们进一步加强集约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单位产值的利润,确保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顺利通过时下企业市场营销的瓶颈阶段,全局上下要尽快增强“过紧日子”的思想,齐心协力,深化集约管理,加大成本管控力度,开源节流,在现有生产经营规模的条件下确保企业经济效益。
  要进一步加强以工程项目为重心的生产经营管理。工程项目是施工生产的基础,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源泉。要通过推行项目标准化管理实现工程施工管理的全面集约化。要编制好项目的目标成本,建立健全包括成本分析、成本核算、成本责任等内容在内的责任成本管理体系,使目标成本有据可依、有序可循、层层分解、人人清晰。要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加强施工合同和索赔管理,强化项目运作过程中的实际成本控制。要科学处理安全、质量、工期与效益的关系。切实加强安全质量管理,确保生产安全和工程质量,奠定企业安全发展、提高效益的基础。通过科学组织生产、开展劳动竞赛等途径,确保承建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节点工期,杜绝施工生产前松后紧抢工期导致成本加大问题的发生。要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购、用、养、修、算等管理工作。做到合理装备、择优选购、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不断改善全局的技术装备素质,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实现投入产出的最佳结合。在企业积累日益充盈、投资路径趋于谨慎的情况下,各单位要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力度,尤其是箱梁运架设备、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泵车等高投入高回报的大型设备,要逐步实现自购和自备,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外租赁,避免肥水流到外人田。要加强物资管理,使工程项目的材料成本始终处于事前核定、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受控状态。要积极培育物流产业,探索建立全局招标采购中心,统筹内外采购,不断扩大招标采购的规模效益和“阳光”效应。通过探索构建内部物资、周转料、设备等要素市场。推行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组织模式,努力实现效益最大化。
  要加大变更调概等二次经营力度。铁路项目实行施工图招标在即,将会使可变的空间缩小、可变的数量减少、可变的路径变窄,加上目前收尾项目大量增加,今年的二次经营工作到了最为关键的攻坚期。第一要建立总体目标清晰、节点目标明确、个体目标精准、上下互动、奖罚并举的“二次经营”基本思路,坚决不打无准备之仗。第二要不断强化二次经营的时效性、保持责任的连续性、推进索赔的深入性,关键节点工作必须认识到位、沟通到位、签证到位,避免把不足和问题留给下一个环节。第三要着力避免三种不良现象:即前期漫不经心、拖拉延误,后期火烧眉毛、突击拼赶;前期大手大脚、成本亏空,后期拆东补西、创效补漏;前期预见不足、时效已过,后期木已成舟、无力回天。以高效率的二次经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要抓好“双清”工作。将应收款和已完工未计量的清欠工作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各单位要明确清欠主责部门和人员,着力推行清欠工作的目标管理、责任管理和动态管理,建立健全奖罚机制,认真评估业主资金状况,敦促业主及时支付各种预付款、完整计取各阶段验工计量款、足额计取风险包干费、最大限度地收取工程欠款,在各节点上不留遗憾、环环紧扣、步步为营,努力使各种未清欠的应收账款降到最低。
  要压缩非生产性资本支出,严格控制管理费用。这几年,我们虽然已经有了较为充裕的财富积累,但管理无序造成的铺张浪费、思想滑坡造成的攀比奢华、监控不严造成的效益流失等问题还大量存在。我们要保持艰苦奋斗、勤俭办企业的优良传统,强化勤俭节约的思想意识。今年除研发费用和工资性费用的合理合规上涨外,其他非生产性费用在去年支出总额的基础上,要确保有所下降,特别要坚决遏制局、子(分)公司两级机关固定资产购置、差旅、会议等管理费用的过快增长,严格控制和审批业务招待费支出,严格审核小汽车配备,坚决遏制盲目攀比的不良趋势。
  要严格控制企业人员数量的增加。结合当前形势,局要求全局各单位从今年开始,将前些年来计划外聘用的人员在合同到期后全部实行劳务派遣方式,此后严禁计划外用工。
  要不断改进完善企业财经管控体系。近年来,我局结合市场竞争的新变化,全面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全面加强资金集中管控,建立内部纠纷仲裁机制,定期开展经济活动分析,构建了有效的财经管理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受到股份公司高度评价。我们要进一步发扬光大这些年探索的有效财经管理经验,并不断改进完善。要突出加大三个方面的经济管理活动过程监控力度,推动企业财经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一是不断深化经济活动分析。今后,经济活动分析要按照“谁产生影响谁参与、谁决定结果谁负责”的原则,重点实现三大转变:即由财务部门独立实施,向财务部门主导、其他部门共同参与转变;由注重财务指标对比分析,向注重要素单价对比分析转变;由既成事实后“盖棺定论式”披露,向未成事实前警示纠错转变。二是大力完善“以现金流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控体系和业务流程,。建立局管项目对所辖分部资金拨付的考核机制,按期公布资金超拨和欠拨情况,按期公布应付款拨付比例,按期进行资金使用的受控评级,建立纠偏和问责机制,确保资金流向与流量符合促进施工生产、确保效益最大化和有利于公平竞争的要求。三是加大经济活动过程审计力度。在正常开展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等工作的基础上,要突出以下重点:优先侧重局指特别是代局指项目的过程审计,对财务状况、费用分劈、成本节超、资金拨付、一类变更申报等关键问题早知情、早预警、早处置,避免出现积重难返的不良后果;抓好国家审计的迎接配合工作,维护企业经营成果和品牌形象;突出抓好对二次经营成果流向的专项审计,以生产要素实际消耗量去反算真实工程量,以相关费用的实际流量与流向去核定真实成本,堵塞漏洞,确保经营成果不外流。
  要进一步加强资金集中管理。今年资金集中管理和保险集中筹划要重点向子(分)公司自行管理的非铁路项目拓展,按照局统一部署,非铁路项目要将所开立的银行账户加入到全局资金集中管理系统中来,进一步提高资金集中管理的覆盖面,确保资金集中度不低于85%。随着全局存量资金的迅速增加,实现资金保值增值意义重大、机遇难得。要灵活务实地规划好存款结构,最大限度增加利息收入;要积极关注宏观经济政策和资本市场变化,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存量资金增收新途径;要利用存量资金平衡银企关系,争取更加优惠的金融产品价格,提高资金综合效益;要使用快速便捷的结算方式,减少在途资金占用,延迟资金流出。积极稳妥,多管齐下,力争通过资金集中管理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
  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构建和谐企业
  我们中铁四局作为国有建筑企业,肩负着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员工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社会提供合格建筑产品、节能减排、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等众多社会责任。一个企业只有履行好了肩负的社会责任,才能具备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才能永葆基业常青。
  我们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努力发展企业的同时,统筹兼顾,积极构建和谐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履行好国有建筑老企业肩负的社会责任。
  要积极建设企业的“民生工程”,努力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和谐共进。当前,国有企业仍处在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改革以利益关系的调整为契入点,我们要不断改进完善干部员工劳动报酬分配机制,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将关注点向一线员工倾斜、向关键岗位员工倾斜、向弱势群体倾斜,着力提高广大员工特别是生产一线员工的收入水平,实现员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加、与经营管理者收入同步增加。要进一步履行好“三不让”承诺机制,加强“三工”建设,改进员工生产生活条件。企业不仅要为员工提供安身立命赖以生计的工作岗位,更要为员工搭设事业发展的成长舞台。要做到以科学合理的选拔机制培育人、以量身定做的职业规划提升人、以公正透明的评价机制激励人。当前,要结合生产经营管理,着力强化高端科技人才、勘测设计人才、成本精算人才、高技能人才、投融资人才、国际业务人才等企业“六大稀缺人才”的培养,靠员工素质的提高来提升发展质量,靠核心人才的培育来突破发展瓶颈,推动企业迈上新台阶。
  要加强节能减排,努力实现生产经营管理与保护自然环境的和谐共进。我们在生产经营管理中要认真履行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倡导“绿色生产、低碳生活”,增强广大干部员工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节能意识。积极改进生产技术,引进先进机械设备,加强物资管理,降低生产能源消耗;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倡导节约办公费用,树立节俭文明的消费理念,积极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贡献。
  要心系社会公众,努力实现企业经营与服务社会的和谐共进。我们在工程建设中,要加强工程项目相关各方面的沟通协调。教育引导员工群众了解、尊重施工沿线群众的民风民俗,积极开展为施工沿线群众修路架桥、送医送药、扶贫帮困,路地携手共建文明村、文明街道、文明工地、保护生态环境等“工民共建”活动。要积极开展以农民工与企业员工“共铸诚信、共创和谐、共同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三共”主题教育活动,继续推行农民工与企业员工“同学习、同劳动、同参与、同生活、同娱乐”五同管理,努力推动农民工队伍与企业的合作共赢。要积极参加抢险救灾、捐资助学等社会公益活动,积极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塑造企业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为企业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万众携手同心,在推动企业“加快转型,科学发展”中建功立业
  企业要“加快转型、科学发展”,关键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全局两万余名员工是推动中铁四局“加快转型,科学发展”的根本力量。
  中铁四局,是我们员工群众共同的家园。四局的生存发展与我们员工的职业发展、生活幸福,乃至人生价值的实现密切相关。面对复杂的企业改革发展形势,广大干部员工要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人翁意识,增强危机感、紧迫感,立足岗位,同舟共济,积极为推动企业“加快转型,科学发展”团结奋斗做贡献。各级领导干部在企业“加快转型,科学发展”中要发挥好引领带头作用。各级领导班子要切实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工程项目的“三重一大”问题必须实施党政会签制度。通过民主决策,提高企业“加快转型,科学发展”中的决策水平。营销战线的员工们,要时刻牢记企业托付的使命,认真调研市场形势,精心做好信息收集、招投标等经营中的每一项业务,以每一次经营活动的有的放矢、精益求精,提升企业营销工作的整体业绩。常年奔波在工程施工现场的一线员工,要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敬业精神,克服野外作业环境艰苦、常年流动不能享受天伦之乐、重点工程工期紧任务重等困难,用辛劳和汗水建设好每一项工程,积极为企业创信誉树品牌做贡献。各级管理人员,要增强服务意识,热情为基层服务、为现场服务、为群众服务,在企业“加快转型,科学发展”中切实发挥好管理和后勤保障作用。
  “加快转型、科学发展”,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需要不断地学习探索。我们要结合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员工”活动,推动企业“加快转型、科学发展”。广大干部员工,一方面要通过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抓好市场营销、安全生产、质量创优、技术创新、海外经营、资本运作、成本控制、队伍管理等各项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一方面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博采众长,。前些年,我们在企业改革实践中探索了许多科学先进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被股份公司总结提炼后,作为标杆企业的典型经验在中国中铁系统广泛推广。在标杆企业的殊荣面前,我们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不仅要继续保持并发挥好我们的好经验好做法;还要自觉查找自身的不足和问题,认真对标中国中铁系统,乃至国内外同行业在单项或综合管理中具有先进经验的优秀企业。学习其他企业各项生产经营管理,特别是推动发展转型方面的先进经验,强管理促转型,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改革发展水平。
  创建学习型企业先进理论强调:“反思是最重要的学习”、“共享是最有效的学习”。要注重加强各级组织、各类集体的团队学习,通过总结反思工作、加强民主管理、召开研讨会、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等途径,集思广益,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推动企业“加快转型,科学发展”。要组织广大员工着力围绕“如何推进企业发展转型,进一步推动企业走科学发展之路?”“如何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水利设施工程等非铁路市场营销,攻克经营中的结构性短板?”“如何科学开拓海外市场,有效规避海外经营风险?”“如何正确处理发展企业与造福社会的辨证关系?”“企业加快发展转型,我该怎么办?”等课题,开展各种形式的讨论活动。在讨论中深化形势剖析,形成真知灼见,找准科学发展的方向。
  国有企业最大的优势是政治优势。要充分发挥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在推动企业“加快转型、科学发展”中的凝聚人心、宣传动员和政治保障等作用。要把“加快转型、科学发展”主题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张旗鼓地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要认真落实局党委两个《实施意见》,积极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推动企业“加快转型、科学发展”中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积极开展创建项目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示范线活动,结合企业文化建设,加强和改进生产经营宣传、民主管理、劳动竞赛、工地宣传、新闻报道等项目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激发员工群众在推动企业“加快转型、科学发展”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下功夫抓好有关“加快转型、科学发展”主题教育的调研工作,组织精兵强将深入研讨,力争推出一批有份量、具有较高典型示范意义的先进经验材料,广泛交流推广。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企业“加快转型、科学发展”。 (局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 
 
上一篇:夯实群众基础筑牢安全防线 中铁四局群众安全生产监督工作成
下一篇:辽宁省交通厅厅长盛赞中铁四局是辽宁省工程建设主力军
点赞()
2023招聘

农民工专题

集团网群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