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2011-02

安徽日报:放不下书的发明家

新闻来源: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浏览次数:时间:2011-02-09

    2月7日初五下午,记者和徐露平通电话。他说:“初一初二,除了逗儿子,下午都在县城书店,还去了趟合肥图书城……”

  在中铁四局四公司长丰下塘制梁场,农民工都把徐露平当楷模。他是个80后。 2个月时母亲过世,16岁时辍学。第一份工,是上海浦东机场工地的泥工。几番辗转,两年跌撞。1999年来到湖北孝感环水湖大桥工地。一天,他看见张拉桥梁,入迷了。他找到负责人,要求到张拉班。一试,还行。一干11年。 
  
  舟山连岛跨海桥,南京长江三桥,杭州湾跨海桥,多少重点工程,培养了多少优秀农民工。每个工地,徐露平学得最勤。到下塘后,他积极参加农民工自我培训。一次,他进一车间,看到机器一带动,波纹管自动前吐。他想,钢绞线穿束能否自动化呢……他上网搜索,成品机价格4万元。 “太贵了! ”他决定自造。他找到加工作坊,连材料都要他提供……就这样,钢绞线自动穿束机问世了。试验证明,6至8位工人,8小时的活计,只需2至3人,不到5小时了,每根钢绞线能省料15厘米。仅省料下塘梁场每年增加35万元效益。去年,他评上中铁系统在皖惟一劳模。

  他说:“趁着休闲,多看点书。评上劳模时,铁四局发了一套书,名叫《起点》,正在翻哩。 ”(许乃见、沈荟)
上一篇:江西日报:沪昆专线工地施工忙
下一篇:安徽日报:皖江示范区构筑加速崛起发展平台
点赞()
2023招聘

农民工专题

集团网群
推荐阅读
更多